区中医医院针灸推拿康复科是一个温馨的大家庭,是上海市重点专科建设单位,但今天我们不说科室的业绩,只来说说我们这个大家庭中的成员们。
作为一个拥有17个人的大科室,我们有各个年龄层次的成员,有经验丰富的“老法师”,也有活力充沛的“小鲜肉”,在我们的生活工作中,就像是在家庭当中一样,互相尊重、互相关心、互相学习,其乐融融。
50后,科室里的“定海神针”
俗话说“家有一老,如有一宝”,在我们科室,有两位退休返聘的沈医生,他们都是在医院工作了几十年的老医生,一直以来,他们兢兢业业地对待工作,从无差错,积累了良好的口碑。和他们在一起工作时,从点点滴滴中看出他们对工作的热爱和几十年来的坚守,以及和患者交流的技巧,让我们在临床工作中受益匪浅。两位长辈就是我们科室的“定海神针”,是我们所有人学习的榜样。
90后,阳光小美女
去年,我们科室来了第一个90后,像一道明媚的阳光照进了针灸推拿康复科,刚刚踏出大学校门的菁菁带着对未来的憧憬成为了我们科室的治疗师。在她来之前,我们总觉得从小在优越家庭呵护下的90后小妹妹对治疗师这个辛苦又相对回报少的工作会不够热情。然而当她来上班之后,她用自己大方开朗的个性赢得了大家的喜爱,学西医康复专业的她还在工作之余学了不少中医知识。同时,我们也从朋友圈中看到了她下班以后丰富多彩的生活。不仅是我们,还有患者们,都很喜欢这个善良热情充满笑容的小女生。
70后,中流砥柱
我们科室的70后,在科室的管理,申报课题还有日常工作中都是我们的领头人。他们不仅自己努力工作,也不忘照顾年轻的同事们,在业务上时常提点帮助我们,有时我们遇到疑难的病症,也会向他们求助,他们总是为我们提供很多有用有效的建议。我们也经常有机会跟他们一同外出学习,参加会议。他们亦师亦友,在工作上带着我们,扛起了科室的重担,同时也不忘记关心我们的生活和健康。我们的集体活动大多都是70后发起组织的,我们也总是喜爱这些和大家聚在一起的时光。我们的陶主任也是70后,去年的一次申报课题项目让我至今都觉得很感动,为了帮我们科室和岳阳医院牵线搭桥,他带着小何医生在岳阳医院跑了整整一天,中午没心思吃饭,就买了一瓶矿泉水坐在岳阳医院的台阶上,而当项目办妥,主任却把机会让给了其他医生。还有能干的周医生,把科室的杂务管理得妥妥帖帖;段医生挑起了我们科室会诊的大梁。70后既是我们的领路人也是铺路人,更是我们引以为傲的长兄长姐,是我们的标杆。
80后,我们最活跃
80后是我们科占比最高的,也是最活跃的。我们科室有科研、教学和学习三个小组,负责人都是80后。医院组织的文体活动中,也是80后唱着主角。我们科大多数的80后都来自异乡,独自打拼十分不易,而在生日之际能有同事陪伴,一起吃蛋糕,唱一首生日歌,这份情感温暖着我们的心,也使得我们每一个人越发依赖这个集体。
17个人能相聚在一起,是一种缘分,能和谐融洽地一起工作更是难得,正是因为每个人都发挥着自己的正能量,使得我们的针灸推拿康复科成为有凝聚力、积极向上的有爱集体。
(区中医医院褚晓彦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