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网站首页 >> 医者风采 >> 正文

赴美培训学习感悟

发布时间:2015年10月10日

区卫计委赴美国锡拉丘兹大学马克斯维尔学院“公共卫生管理和领导力”培训班圆满顺利结束。15位来自卫计委、区级医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卫生事务管理中心和血站的管理者组成。短暂的21天培训学习,让学员们对美国的公共卫生、医疗、养老、医学教育和卫生行政部门有了全面了解。并先后组织参观了11家机构,包括卫生行政部门、医院、诊所、学校和养老机构,使整个培训更加充实,收获满满。

培训由马克斯维尔学院的资深教授丹尼森博士总体策划,课程包括理论学习和实践考察两部分。理论课程涵盖了美国公共卫生、妇幼保健、医疗体系、养老模式、医学教育,以及学校的精品课程:领导力、冲突管理、绩效管理和危机处理;实践考察包括了联邦、州、郡(县)的卫生局,上州医科大学及其附属医院,社区联合诊所,养老院,临终关怀机构,慈善机构,控烟部门和卫生监察办公室等。

在美国,医院、诊所、养老机构等都是由市场自然形成,由社会举办,政府监管,形成“拼图式”卫生体系,资本、慈善、宗教(早期)和政府在健康领域发挥主要作用,各健康机构体现出的市场需求和以人为本的特点给学员们留下深刻印象。

在美国公共卫生是以健康问题为导向的项目式管理模式,例如当大众意识到肥胖成为公众健康问题的时候,由议员提出,会议讨论和表决,决定立项后政府给予预算,由卫生行政部门具体落实和效果评价,医院和诊所的职能只是提供相关数据。在艾滋病、慢性病、控烟、精神病、饮水、病媒等均以项目式管理模式。联邦、州和郡之间相互协作,信息共享,不存在上下级关系,各个郡、州的公共卫生问题根据各个地方的情况自治,联邦对地方只是政策引导和支持。

在近距离体会美国医疗发达的同时,更对市场配置和竞争在这一领域的体现有了直观的认识。一方面是先进的医疗设备设施和技术充分满足了医疗需求,另一方面是由于竞争难以充分导致的医疗费用的高昂。医院设施豪华,环境优美,秩序井然。人员队伍庞大,1000床的医院聘用人达4952人,其中3500人是全职聘用。更体现私人性质的诊所和急诊手术中心,趋利性更强,更倾向于选择利润较好的疾病和病人。把无医保覆盖及利润率较低的疾病推向医院,使医院不得不承担着“公益性”的职能而面临着财务危机。

结合分级诊疗制度的推进,美国的医疗秩序更为学员们所关注。美国的医疗体系是由全科和专科医生体系构建的,居民需要看病先与家庭医生预约,一般当天都能看到,如果是急诊则到医院急诊部,但是如果病情不严重等待3-4个小时是经常的事情。家庭医生与各个专科医生对接,如果需要转诊则由家庭医生转诊才能就诊,医院不接受非转诊病人。这一医疗秩序建立是基于这样的基础:一是医保的强制约束,支付方式与全科专科转诊体系紧密结合,没有选择余地;二是市民对医疗秩序的认同,思想上已经适应这样的就医流程,认为这样的就医流程是应该的,欧美国家普遍是这样的规则;三是医疗流程的设置已经固化,医院不接受非转诊病人,急诊的服务内容予以限定;四是社会文明程度较高,社会诚信基础较好,对医疗行业信任度高,依从性较好,医生的自律性和职业道德较高,医生为病人负责,病人把生命托付给医生,形成了良好的医患信任关系。

尽管这次赴美的所学、所见,不能在我们的某项具体工作上找到答案,但相信,这次学习一定能在以后的管理过程中丰富我们的思维。

(委赴美培训团 薄艳青、徐建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