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网站首页 >> 医者风采 >> 正文

尊重从微小处做起

发布时间:2015年12月3日

检验科来了一位姓周的实习姑娘,专业方面学起来得心应手,人也勤快。但上班没多久还是吃了批评。原来,她是触动了检验科一个不成文的“规矩”。

一天早上的八点钟,正是就诊高峰,小姑娘正忙着处理窗口上排队验血和咨询报告的病人,这时一位七八十岁样子的老阿婆蹒跚地走到窗口,拨开众人问道:“小姑娘,打针间往哪里向?”女孩头也没抬,伸手指着检验科斜对面的注射室快速说:“那里,那里”。老阿婆看似没反应过来,一脸茫然地仍站在原地。此刻,一直站在小周身后,把这一切看在眼里的老主任什么也没说,快步走出科室来到阿婆身边,一手搀扶阿婆的手臂,另一只手五指伸直并拢为她指路。等到就诊高峰过后窗口暂时没有病人时,老主任指出了小周刚才的失误:检验科地处中心一楼三角交叉口位置,左右连接内、外科和急诊、注射、换药室,前方正是通往二楼诊室的楼梯。

特殊的位置决定了检验科除去本职以外的另一职能——为需要的病人指路。的确就诊高峰时,我们需要集中精力处理每一个标本,但再忙,抬头看着对方是一种尊重,自然地伸开五指而不是一只手指指方向也是一种尊重。虽然这种尊重很微小,但却能让病人真实的感受到他是被尊重的。正如检验科晚上九点钟下班的夜门诊,常常会因为着急赶来的急症病患拖后十多分钟关门。病患回来道声谢谢,我们回以理解的微笑。相信此刻那位病患身体还带着病痛,但心里却得到了安慰。他得到了一种尊重,叫延迟十分钟就诊。

“被尊重”,有时候是多么难得,一旦得到,会让人觉得三冬尤暖,医院的电梯里有一面镜子,这面镜子有什么作用呢?以前我也回答不上来,一直以为那面镜子是给每一个进入电梯的人整理仪表用的。当偶然间知道真实的答案时,心理的感动像细雨般温润。这个答案是:当有残疾人摇着轮椅进来时,他(她)不必费力转过身来,就可以从镜子里看到楼层的显示灯。在小事或小细节上体现出来的对人的尊重,像一朵小小的雏菊,并非美得惊天动地,却静静地散发丝丝缕缕的芬芳,恬静而温实。

                                           (真新社区中心  董红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