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时,她们曾向往过都市里的繁华,曾期望去感受村野质朴的乡情。寻寻觅觅中,她们来到徐行这片热土,并作为新嘉定人融进了绿色、科技、人文的徐行。共同的“到哪里都是为病人服务”价值观,让她们在这片热土上,在徐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人生舞台上付出着、收获着……。
“喝杯热水暖暖身……”
她是三年规培的全科医师,或许是军嫂的缘故,羸弱的外表下却散发着一股军人的气质,直爽、干练。平日里,大家都喜欢称呼她“珍珍”。
今天,又是珍珍下乡的时间,帮李阿婆送药、给张奶奶更换导尿管、为5位家庭病床查房。带上出诊物品,珍珍轻车熟路往伏虎村赶去。
“赶快喝杯热水,看把你冻的。”还没等珍珍停好车,早已等候在门口的姚阿姨便迎了上去,边抓起珍珍的手捂着,边心痛的“责备”道“这么冷的天,骑电瓶车也不多穿点。”“年纪轻不怕冷。”露着那对小虎牙,珍珍调皮的吐了吐舌头,被阿姨拉进了屋里。
姚阿姨的丈夫刘宇强五年前遭遇而不幸瘫痪在床,身为家里的顶梁柱,面对如噩梦般的处境,情绪极其低落,连脾气也变得暴躁了不少。这一切都被心细的珍珍看在眼里,记在了心里,主动提出:签约家庭医生服务。但无论如何不能接受现况的刘宇强却并不“买账”,珍珍几次上门签约都是无功而返。执着的珍珍没有打退堂鼓,而是一如既往地上门送药、随访,并利用一切机会与他讲讲什么是家庭医生服务。精诚所至金石为开。在珍珍的执着下,刘宇强终于签约了家庭医生服务,而这一签约对于珍珍来说便意味着又多了一份牵挂,一份付出。
签约服务后,除了常规的治疗、康复,珍珍更是在心理疏导、健康指导上下足了功夫,眼看着丈夫脸上的笑容一天比一天多,精神状态一天比一天好,姚阿姨是看在眼里喜在心里,她明白这一切与珍珍的付出与努力是分不开的,“老这样麻烦你,让我们怎么好意思啊?”淳朴的阿姨用最质朴的语言表达着感激。“没事的。这是我的工作啊!”每次,珍珍总会这样安慰道。
类似的故事很多,变得只是故事的主人公、变得只是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背着药箱,和着泥香,走在乡间小路上的珍珍,脚步永远是那么坚定、那么执着,只因为最初的执着。
“文文阿姨讲故事给我听……”
“文文阿姨,打针我不怕,等你空了给我讲故事哦!”已然与文文熟悉并成为好朋友的陈明珠(化名),拽着文文的衣角撒娇道。“我们小明珠最听话啦!你先打完针,阿姨忙好后就给你讲故事,好吗?”文文满口答应道。
一上午,一百多疫苗接种人次,让文文目不暇接,连喝口水都要乘着叫号等待期间的一点点“空隙”。这几天天气一下子冷了不少,文文工作桌的抽屉里,有多了一样东西。“空调间里还要暖手宝啊?”同事不解地问道。“早上刚上班时,手比较凉,打针前用暖手宝先把手捂捂热。而且,还可以给家属捂,这样在给小朋友穿脱衣服时,不至于手脚冰凉。”早已知道文文的细心,却没想到细心到这种程度,赞许的目光中更有着一份敬佩。
“打针不痛的,阿姨给你玩玩具好吗?”说话间,一位小朋友来打预防针,尽管妈妈厛的哄着,但他还是面露惧色,眼眶里含着泪花。见状后,文文赶紧拿出小玩具套起“近乎”。而这一招还真是管用,趁着小朋友在玩着玩具,文文麻利地打好了针。抽屉里这些小玩具,都是她儿子小时候的玩具,如今不玩了就带过来给打针的小朋友玩,既“资源利用”又能缓解小朋友害怕打针的心理,一举两得。而文文也因每天要给玩具消毒而给本已十分忙碌的工作平增了一份忙碌。
忙完上午的接种,文文没忘记与小明珠的约定,到观察室把昨晚讲给儿子听的故事讲给陈明珠小朋友听,周围的大小朋友都被精彩的故事吸引了过去,小小的房间里充满了欢乐。
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转眼间,中心这几位“而立之年”的85后,已为人母、为人父,但改变的只是他们的年龄、改变的只是他们的生活状态,而投身这片热土的初衷却一如既往,始终没变。在平凡的岗位上,用心、用情编写着一个又一个温馨的故事,用行动回馈着这里的人们对“新嘉定人”的真诚厚爱。
(徐行社区中心 申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