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网站首页 >> 医者风采 >> 正文

荷兰之印象 ——安亭镇黄渡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家庭医生张维维学习感悟

发布时间:2016年11月17日

今年10月,我有机会远赴荷兰鹿特丹进行为期一个月的全科培训,通过荷兰方严谨负责的门诊带教、丰富的参观学习,使我们有机会了解荷兰整个医疗体系的运作,借鉴荷兰经验丰富、优秀的家庭医生制服务。


20f5f8ebadb247a086ff0853076aa4f1.jpg


从最初的陌生、彷徨到后来的充实、兴奋,在这短短40天里,这个人口稠密、人均期望寿命80岁的欧洲国家带给我们更多的是收获和成长。实习期间,荷兰方Toon教授为我们精心安排了Levinas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等几家社区医疗机构的GP门诊带教,使我们初步掌握了荷兰家庭医生制工作的方式、内容、流程,与多部门的沟通以及与上级医院之间的转诊机制。

荷兰的社区卫生服务体系有着100多年悠久的历史,经长年累月的实践已经形成了自己的风格。给我印象深刻的是这里的医患关系十分和谐。在荷兰,全科医生家喻户晓,每一个荷兰人都有一位固定的GP,健康状况一旦出现问题,必须首先请GP进行初步诊断及治疗。长年来,医患双方对彼此认识的逐步构建,使GP成为了患者最重要的“知己”。医患间相对地位日趋平等化。荷兰的GP会采取平等的视角及言行观念,尽可能地听取尊重患者想法,达到双方共同参与医治过程的目的。

荷兰全科医生面向家庭,工作范围是社区卫生服务,主要包括:负责处理管理区域居民的常见医疗问题,处理居民电话咨询和网上咨询的邮件;对于行动不便的病人按照病情轻重缓急安排预约上门或即时上门;当病人出现基础医疗无法解决的问题时,负责转诊至相关医院就诊;为管理区域的居民进行健康教育讲座和培训;为实习GP医生提供门诊带教、实习培训等工作;参与医院的夜班工作。

而家医助理则是具有丰富经验的医疗专业技术人员,是GP得力的“左膀右臂”。协助GP完成内部事务性工作,安排病人的预约登记,处理病人的简单电话咨询和网上咨询,如遇到无法处理的复杂咨询则转给GP处理。根据家庭医生的工作安排,进行慢性病人的随访和上门护理工作,协助GP做好社区居民的健康教育、指导慢性病人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荷兰GP预约门诊的形式使得每个患者都有充足的时间,GP在看诊时也不会有赶场式的匆忙。而GP对话时选择使用的语气,少有命令,多是询问,在做决定之前,会问“这样你同意吗?”GP在工作时,身着自己的便服代替白大褂,给病人亲切的感觉,从多方面促进了医患之间的和谐。

同时,荷兰方悉心为我们安排了Star检验中心、MOB(社会资助机构)、GGD(荷兰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理疗中心、hospice(临终关怀)、无家可归者与药瘾者帮助机构等参观学习,使我们受益匪浅。

在MOB中心(老人之家),我们惊喜地发现它不同于国内的养老院和医院,有点类似于我们刚刚起步的居家养老模式,更像是一种“家”的感觉。在这里,失能独居老人可以由医生提供医学证明并申请入住。每周有对应的区域全科医生和专业的护理人员预约出诊,理疗师上门为有需要的老人指导功能锻炼,同时可以很好的照顾老人的生活起居。老人只需要支付少量的房租和生活费,医疗部分全部由保险承担,而房间的设施,可以按照老人自己的喜好自行设计,温馨的陈列和摆设尽收眼底,没有千篇一律和冰冷的感觉,这种养老形式的确值得国内借鉴。

在Back-up理疗中心的参观过程中,我们遇到了一位70多岁的老人,曾经在7年前突发脑梗塞,导致半身偏瘫,若仔细观察还能发现走路稍有异常。但是在这7年间,老人坚持到理疗中心锻炼治疗,现在生活不仅自理,还能自己开车,大大改善了自己的生活质量。可见理疗中心的康复医师根据患者的个人情况制定康复计划,选择强度方式,在帮助患者提高康复方面的行之有效。

总而言之,相比较国内的全科医生,荷兰GP更注重结合病人的病史、症状、体格检查,根据临床诊疗指南做出诊断,或者决定是否需要进一步辅助检查,借此,减少了某些不必要的检查,减少对病人躯体的伤害,也避免了医疗卫生资源的浪费。但是对于疼痛病人,国内的GP有更多止痛的传统中药治疗和中医适宜技术可以选择,例如针灸,火罐等。

另外,荷兰的GP在日常门诊中接诊的病人和病种涵盖了全年龄阶段以及内外妇儿等各科病种,真正体现了在社区中为个人及家庭提供连续性、综合性、协调性、个性化和人性化的医疗保健服务。国内的GP虽然也经过多方面、各层次的培训,但缺乏各科的整合诊疗能力。在内科常见病、多发病的诊疗能力上有优势,但对外科、妇科、儿科、骨科、皮肤科、五官科等的诊疗能力欠缺。因此,GP除了要掌握疾病的诊断处理能力,正确把握转诊的时机,还要了解从儿童到老年人各年龄段的心理特点,正确评价和处理各种心理和行为问题,促成良好生活方式的养成。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荷兰的社区卫生服务体系和优秀服务经验值得我们借鉴学习。而建立健全GP预约制度,实现基层社区首诊是一项艰巨的任务。病人只有在基层看病,再到大医院,这样才符合合理的就医次序,医疗资源才能得到有效的利用。要实现“基层首诊、双向转诊、上下联动、急慢分诊”的有序就医格局,还需要采取更多的举措,付出更多的努力,尝试更多的方法和途径。而我一直坚信,一切的努力、一切的尝试,都是值得的,并且我一直愿意为之努力,在社区百姓“守门人”这条道路上一直走下去!

(安亭镇黄渡社区卫生中心  张维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