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网站首页 >> 医者风采 >> 正文

【“十佳护士”五】做最好的自己

发布时间:2017年7月28日

3692d287fa03476b9d4ad8679c7c52e2.png

在简单中度过,在踏实中努力,创造不平凡的业绩……做最好的自己。这不仅是南翔医院三病区护士长张静珠的人生格言,更是她一贯的秉持与执着。

从18岁毕业后分配到南翔医院从事护理工作,张静珠先后到过内科、外科、儿科、综合科病房等岗位,丰富的临床护理经验以及用心的护理服务,使她掌握了过硬的护理技术。

有一天早上7点多,上班路上的张静珠,接到儿科主任来电:急诊抢救室有抢救病人。这是一位重症孝喘,且出现呼吸衰竭的小孩。由于静脉穿刺实在太大难度,几次都没有成功,于是向张静珠求援。手起针落,就在眨眼间,张静珠已是顺利完成了头皮静脉穿刺,并开通了下肢静脉通路。

经过抢救,虽然孩子的病情得到了及时控制,但仍需转往专科医院作进一步治疗。“我去。”就在为谁跟随救护车陪送孩子转院时,尽管张静珠明白自己有晕车的习惯,但还是自告奋勇。一路上,张静珠忍着胃里的翻江倒海,实在忍不住就吐在事先准备的呕吐袋里,但按着加压给氧面罩的手至始至终不曾松过。

转眼间,张静珠已在护理岗位上走过了30余个春秋。类似这样的例子数不胜数。一路走来,张静珠用一颗真诚的心、体贴的双手和温暖的微笑呵护每一位患者的健康。

陈阿宝是位独居老人,89岁的他没有老伴、没有子女,脑中风后,村里人把他送进了南翔医院。时任三病区护士长的张静珠,看着满身脏臭不堪的老人,心不由得揪了一下,没有多说什么转身就去打来了热水给老人擦身更换衣服。

由于脑中风后吞咽困难,老人已是十多天没吃东西了,张静珠随即联系食堂,特事特办为老人做了一份半流质,并亲自一小口、一小口地喂给老人吃。看着如女儿一般贴心的护士长,老人的眼眶中竟沁出了晶莹的泪花,嘴里嘟哝着似乎要说些什么,“我会天天来喂你吃饭的。”张静珠哽咽着承诺道,也从此织就了一段美谈。

在老人住院期间,张静珠一有空闲便会来到床边,与老人东拉拉西扯扯,无意或有意的引导着老人说话;看到老人牙齿不便,便买来容易嚼碎的水果,给老人吃……直至老人康复可以出院了,张静珠又忙着与村里联系,直至安排妥当才安下心来。

出院时,老人抓着张静珠的手久久不肯松开,嘴里一个劲地念叨着“贴心、真贴心啊!”。

善于观察、心系病患……这不仅是病家们对张静珠的一致评价,更成为她护理生涯的不二标签。在担任三病区护士长期间,她不仅把以病人为中心的服务理念体现在工作中,更是把这个理念体现在一个个不起眼的细节上:设立“爱心糖果盒”,为糖尿病病人突发低血糖应急;给轮椅安装输液架、小餐桌,方便轮椅上的病人;制作床头抬高尺,防止病人进食时误吸;为康复病人设专人接送……张静珠从病人角度出发,推出了一项又一项创新服务项目。同时,开展“健康家园”志愿服务 ,定期组织各种形式健康知识讲座,有为每位病人量身定制的糖尿病饮食、看图说话、脑卒中康复指导等,也有促进手指灵活度、锻炼手指功能的手指操,并因此获得了2014—2015年度嘉定区优秀志愿者服务项目。

作为一名经验丰富的护理管理者,张静珠意识到,护理工作中仅有微笑和体贴入微的关怀是远远不够的,要达到温馨优质护理服务的标准还必须要有精湛的护理技术护航。

多年来,她把护理质量和安全放在首位,坚持早晚查房制度,并在查房时详细交接病人的观察要点和相关护理操作,做到患者病情班班清、护理技术人人过,至今无差错事故发生。

6床的胡平因脑出血术后由瑞金医院转入,来院时身上插满各类导管。第二天早查房时,张静珠第一时间给姐妹们演示气管切开密闭式吸痰等操作,指导她们如何做好持续湿化、注意鼻饲要点等,直至全员掌握。

栉风沐雨提灯行,一路风雨一路歌。30年的光阴,不仅让张静珠从一名花季少女成长为一名成熟稳重、经验丰富、在医院口碑响亮的资深护理管理者,更收获了无数荣誉:多次区级先进个人、多项操作比赛一等奖……春去冬来,岁月改变的是容颜,不变的是张静珠对患者无私奉献的初衷,对护理事业一如既往的执着,对人生格言“做最好自己”的质朴诠释。

(南翔医院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