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近期召开的第二十八届长城国际心脏病学会议暨亚太心脏大会、国际心血管病预防与康复会议上,安亭镇黄渡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全科医生娄蓉蓉,获论坛病例征集“一等奖”,并在大会上作病例分享交流。获奖病例“室速致晕厥”,详细记录了从恶性心律失常的社区急救到及时转诊上级医院的全过程,全面论述了双向转诊绿色通道在抢救危重心血管疾病中的重要作用,得到了与会专家的肯定和一致好评。
究竟是一份怎样的“病例”,竟获得与会专家的一致好评?在如此高规格的论坛上获此殊荣,不由得引起了笔者的兴趣。
毕业于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并经新华医院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有着硕士研究生学历的娄蓉蓉,是位云南姑娘,在一次偶然中踏上了安亭这片热土,并爱上了这片热土,成为安亭镇黄渡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一名全科医生。尽管工作年限不到一年,但娄蓉蓉却在全科技能的探索与实践中,已是有着她自己的要求,在不断提高自身能力的同时,做一个既要会做、又要会说、还要会写的全科医生。
而说起这份获奖的病例,娄蓉蓉更关注的是病例中的病人,而不是病史的获奖。那是一个平常的工作日,门诊来了位主诉心悸不适,60岁左右的男性病人。听完主诉,就在她准备检查时,“不好,是心律失常……”话音未落,病人突然心跳停止,就势就要倒下,“是室颤!快抢救!”娄蓉蓉一声高喊,与当班的门诊医生、护士一起,合力把病人火速送进抢救室,并按下了抢救室里的紧急呼叫按钮,启动应急抢救预案,召集所有的当班医生参与抢救。
电击除颤、心脏按压……抢救工作忙而不乱。在全力抢救的同时,第一时间与急救中心,与上级医院胸痛中心取得联系。当救护车风驰电掣般赶到中心时,病人已恢复了正常窦性心律,恢复了意识,被从死亡边缘拉了回来。随即,病人被送往上级医院重症监护室,接受进一步观察治疗。在病情得到彻底控制后,病人又通过转诊通道转归到了社区。
“要不是你们的抢救,恐怕就……。”每次来门诊随访,黄先生总会这样真诚的表达着他的感激之情。而每次随访中,娄蓉蓉依然秉持着一贯的工作作风,严谨而细致地做好着每次用药情况变化和疾病康复的每个细节变化记录,乃至生活饮食习惯对疾病康复的影响记录。
在西方医学界有这样一句习语:听,你的患者正在告诉你他的诊断。生动诠释了病史采集的重要性。“病史的采集是非常基础但又极其重要的基本功,是做名好医生的最基础。”获奖后的娄蓉蓉并没有为一份好病史的获奖而沾沾自喜,而是对做好病史采集,写出更完美的病史有了更加的执着。
“在社区卫生中心,最明显的是从看大病到看小病的转变,也就在这样对小病、小药的认识中,看小病时的健康宣教中,不仅让我认识到了做好基础疾病的控制、防止的重要性,也让我找到了在社区做全科医生的价值。”面对笔者有关做好居民健康守门人的提问,娄蓉蓉“答非所问”的坦诚答道。
(安亭镇黄渡社区卫生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