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网站首页 >> 医者风采 >> 正文

用心做 方能优秀

发布时间:2018年5月28日

 

f9eb204370294538abf7be81b658bb0c.jpg 

——记“十佳护士” 瑞金医院北院护理部主任  丰青

“以前挂个点滴要排3次队,起码1小时,现在只要一张磁卡5分钟就能挂上,太方便了!”听到病人和家属的夸赞,正在门诊巡视的丰青嘴角扬起一丝微笑。

有着20余年三甲医院急危重症患者护理工作经验的丰青是瑞金医院北院护理部主任。“门诊输液服务预约制”就是由丰青提出的一项针对内部流程优化措施,成了瑞金北院的“独家原创”便民服务,为患者节省了不少看病时间。此外,瑞金医院北院半自动便器冲洗机、床头抬高标尺、护士帽收纳架等护理用具的改良也都出自丰青和她的团队之手。这些“小发明”在临床使用后效果显著,已成功申报实用新型专利,如今在大部分新建医院投入使用。

2009年,瑞金医院北院作为郊区新建医院承担着公立医院改革的重任。2011年,丰青跟随第一批管理派驻人员从瑞金医院总院“调任”嘉定“白手起家”。克服工作路途远、前无经验可借鉴、郊区新建医院护理队伍年轻化,缺乏临床工作经验等难题与困难,一改传统观念中“辅助者”的形象,丰青积极参与早期北院图纸设计、基础工程建设、内部流程设计、医院开办、开张运营等一系列工作。在新建医院人性化服务理念及内部流程优化等管理方面积极建言献策,良好职业素养,精湛专业水平,开展仁心管理,为大力推动公立医院改革顺利运行投入了大量精力和积累了宝贵经验。

“现在护理学科已成为一门独立的一级学科,护士们不仅是执行医嘱,还要有创新和服务意识,善于在工作中发现问题,想办法优化解决。”丰青说。现在她还承担着多项局级课题项目,多篇论文发表于核心期刊。

推行的“优化后一站式护理输液流程”项目被评为2016年上海市“深化优质护理、改善护理服务”示范项目;《入院准备中心在住院流程优化中作用探讨》等9篇论文发表于核心期刊;《输液预约服务在精细化、智能化管理中应用研究》成功申报上海申康医院发展中心第八批“临床管理优化项目”;《延伸护理服务在郊区新建医院提升患者就医体验中的应用研究》成功申报上海市医院协会医院管理研究基金2017 年协会级立项课题;《医院护工规范化管理探索研究》 成功申报2018年度卫生政策自选课题。

同时,丰青注重将丰硕的实践经验转化为理论知识,主编了《神经外科护理基本知识与技能590问》,综合护理基础理论知识、操作技能及典型病例,成为临床护理工作不可多得的指导宝典。

在丰青的言传身教,帮助指导下,医院一批又一批的护理人员技能水平得到了提高。开院五年来,已培养了肿瘤专业、重症监护专业、急诊急救专业、血液透析等领域的专业护士118名,为北院专科护理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通过一系列护理管理新模式,如新职工预上岗管理制度及一对一专职带教管理模式,帮助新职工顺利转换角色;采用障碍设置考核法逐步提高年轻护理人员临床综合应变能力和工作胜任力,确保了临床护理安全和质量,年轻护士得到了有效锻炼和成长。在实施人性化管理过程中,打破因循守旧的惯性思维、锐意创新,成立护理民主管理小组;开设“静心小屋”等系列举措营造温暖、和谐、团结、共进的团队氛围。

通过人文关怀活动,在临床护理工作中捕捉无私奉献、护患真情的感人瞬间与精神风貌,为临床护理人员提供健康、积极的正能量,由丰青同志主导策划的摄影作品荣获了上海护理学会“天使靓影”奖项荣誉。在撰写《新建医院护理人员职业价值观现状及影响因素的初步研究》一文中,丰青提出应注重培养年轻护理人员树立正确的职业价值观,通过建立公平、公开的薪酬及晋升制度,创造良好的工作环境、和谐的工作氛围,提高护理人员的职业认同感,在创造团队凝聚力和提高工作效率方面产生一定影响力,值得同行借鉴和推广。

一路走来,丰青始终清晰地认识到护理工作已进入专业化时代,“三分治,七分养”,护理在维护和促进健康作用方面有着不可取代的作用。为此,她主张大力培养年轻护理人员开展专科建设、提高疑难危重患者护理能力。医院先后开设的PICC、PORT、造口等护理专科门诊,在最大限度提升护理专业价值的同时,更为病人带来实实在在的方便。

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凭借认真的工作态度、独特的人格魅力、丰富的护理管理经验,现任瑞金北院护理部主任、护理党支部书记、医院工会妇委会委员的丰青,还担任着上海护理学会信息技术工作委员会委员、《上海护理》编辑委员会编委、中华护理学会呼吸护理专委会专家库成员一职。

始终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丰青,一如既往倾心于她所热爱的护理事业,用专注投入、锐意进取的职业精神影响着整个护理团队,以实际行动彰显着一名优秀护理工作者的良好形象。

“用力做只是合格,用心做方能优秀”丰青心怀仁爱,书写着平凡中的不平凡!

(瑞金医院北院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