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网站首页 >> 医者风采 >> 正文

多打一针的“误会”

发布时间:2019年1月21日

进入寒冬以来,每天前来输液的患者由二百多人一下子就上升到了近四百人,近期更甚,这个数字还在持续地上涨中……冬季输液忙是常态了,护士姐妹们的脚上犹如上紧了发条般,“战斗力”像打了鸡血般,忙中求稳,稳中求好。尽管如此,部分患者还是因为不理解,与医务人员发生了“误会”。

前不久就碰到了这样一件事……

“阿婆,真不好意思,这针没扎到,要给您重扎了。”

“为什么呀,以前每次都一针就扎上了,今天怎么回事呀?技术不行,换一个有经验的护士啊……”

“阿婆,您不要急!是这样的,今天天气阴冷,血管收缩起来,四肢血液循环慢了,这就不太好扎了。”

正说着,同事拿了一个暖手壶走过来。

“阿婆,这是输液室专门准备的冬季暖手壶,你先把手捂捂热,过一会再扎吧。”

“需要这么麻烦吗?”阿婆尽管不情愿,但还是照做了,情绪也稍稍缓和了些。

几分钟后,再次拿起李阿婆的手臂,上面布满了密密麻麻的针眼,由于长期静脉输液,每根静脉对她来说都异常珍贵,我不自觉的“心疼”起来,也为刚才自己那“鲁莽”的第一针而自责。这次,我让阿婆手臂下垂,指导她用力甩臂五、六次,让血液集中于肢端,扎止血带、握拳、消毒、穿刺,终于成功了!

“阿婆,您可以放松了”,说着我给她手臂垫好“小枕头”,盖上治疗巾。

“下次输液前您先用热水袋敷敷手臂,让血管扩张软化,不仅好扎针,还能减轻疼痛呢。”

“谢谢你啊,小姑娘,侬技术和态度都不错,没有今天这多扎一针我还不知道冬天打针有这么多讲究!”

就这样,一场输液的“小误会”以欢笑收场。

病人希望每一个护士都是“一针见血”的神针王,他们的心情我们能理解。仔细想想,工作中的一句贴心问候、一个暖心“小举动”、一个关切的眼神对患者来说都是莫大的安慰;多一份理解,换一种口气就足以让原本急躁的病人因为你的真诚而心生感激。我们要做的就是,从“点滴”开始,用心服务,在这凛冽的深冬将温暖“输”进患者心里。

 

(区中医医院输液室  陆敏玲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