岁月悠悠,不经意间我工作至今已有二十几年了,但是作为马陆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正式在编职工也只有短短几年,回顾这中间的曲折感慨颇多。
我毕业于嘉定卫校99届乡村医士专业定向班,毕业后按照协议分到了自己村里的卫生室行医坐诊,也就是俗称的“赤脚医生”。我们主要的工作就是给村里的老板姓看个头疼脑热,感冒咳嗽,配个高血压药什么的,病人也不是很多,而且也没有什么业务培训,质量考核,相对来说工作还是蛮轻松的。
那时候领导和村民们对我们这些“赤脚医生”的要求也不高,感觉稍微严重一点的疾病,他们也不会来找我们看,直接就去上级医院了。当然我们的待遇也一般,都是由自己村里面负责的,各村各办,缴纳的还是农村养老金,其他福利待遇什么都没有,记得我参加工作的第一年,全年收入六千元都不到,所以我们对自己的要求也不是很高,有一点混日子的感觉。
我们原本以为自己会在村卫生室里就这样浑浑噩噩混一辈子,没想到2008年的时候,镇里实行了“镇村一体化”的管理模式,我们村卫生室纳入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管理,我们被统一分配到了各个社区卫生服务站,成为卫生服务中心的社区医生,工资待遇有了相对程度的提高,镇里也给我们缴纳了社保养老金。但是由于之前的放松,疏于学习,所以在工作中明显感到了与中心医生的差距。之后我积极参加中心组织的各类业务学习、操作训练,不断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工作中积极主动,认真服务好社区百姓,也得到了居民的好评与认可。
虽然我已经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工作,但身份还是等同于非编人员,不管工作做得再好,待遇和有正规编制的职工还是有很大的区别,想到这里,心里难免有些郁郁,但又无能为力。虽然如此,对于工作我还是一如既往地热情周到,认真负责。单位举办的各项业务学习、操作训练积极参加,以此不断提高自己的专业业务能力。
2011年,嘉定推出乡村医生可以进编的政策,乡村医生只要取得执业助理及以上的职称,拥有医学类大专学历,并在乡村医生岗位上工作满20年就可以进编,享受事业编制待遇。职称和学历都已有了的我看到了进编的希望,这无疑又让我增添了不少的工作动力。并终在2015年顺利进编,成为马陆镇第一个进编的乡村医生。为此我兴奋高兴了好长一段时间,身边所有的人都替我高兴,我享受到事业编制内的所有待遇,我的身份也不再是乡下的“赤脚医生”了,而是马陆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一名在编职工。
我想,命运之神是眷顾于我的。我幸运地参加了嘉定唯一的一批“乡村医生大专班”,我也幸运地遇到了嘉定乡医进编的好政策,但是其中也离不开单位领导和同事的帮助与鼓励,自己的积极进取和坚持不放弃,在以后的工作中我要更加努力,积极学习,扬长避短,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不辜负党和政府的培养和期望。
(马陆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赵淑华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