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来越多居民签约家庭医生:截至今年4月底,嘉定共有50.13万名居民签约家庭医生,常住居民签约率达到31.41%,老年人、残疾人、慢性病人、失独家庭等重点人群签约24.02万人,签约率达到85.69%。家庭医生坚守社区防控的阵地,守护居民健康的网底,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在5.19世界家庭医生日之际,嘉定评选出2020年度“十佳家庭医生”,健康嘉定微信公众号将陆续刊登10位家庭医生的先进事迹,展现家庭医生的时代风采,激励家庭医生进一步做好居民健康的“守门人”。
丁 宁 外冈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主治医师
毕业于安徽医科大学的丁宁,是外冈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第一位全日制本科生,经全科医师转岗培训,成为一名家庭医生。在平凡的岗位上,丁宁以“顺民意、解民急、得民心”三大法宝,认真履行签约服务的职责,切实解决了签约居民的一些就医难题。多年后,丁宁逐渐成了辖区居民交口称赞的家庭医生。
健康管理顺民意。自从选择当家庭医生后,丁宁的工作和生活就跟着居民的健康转,骑着小电驴穿梭于“中心—站点—居民家中”,手机更是24小时保持开机,只要签约居民有健康需求,都会及时为他们答疑解惑。目前,外冈镇施晋村、广由新村是她的管辖范围,签约居民数有1664人,建档率100%,平均每月上门15次。
辖区内的陈阿婆是丁宁的签约居民之一,患有脑梗死后遗症,又因跌倒导致股骨颈骨折,长期卧床,日常生活起居都是依靠90岁的老伴照顾。签约前,就医配药是老两口碰到的一大难题。在一次慢病随访中,丁宁得知陈阿婆的情况,当即主动要求陈阿婆与她签订家庭医生服务,并承诺“送药上门”“定期看望”。老人半信半疑地与丁宁签了约,并建立了家庭病床。“你们说话可要算数呀,每个月都要过来看看我。”陈阿婆不放心地嘱咐道。“您相信我,以后我就是您的家庭医生了,身体不舒服就打这个电话,我一定接。”陈阿婆把写着联系方式的名片压在了枕头下。从此,丁宁与老两口结下了不解之缘,不仅为他们制定了健康管理计划,还每月定期上门访视,送医送药,指导科学饮食,并教会老伯怎么护理预防褥疮。在无微不至的关怀下,陈阿婆病情平稳,未再病重住院。月复一月,年复一年,丁宁用实际行动兑现了承诺。辖区内像陈阿婆一样需要帮助的居民还有不少,丁宁一视同仁,与家庭医生团队真心付出、换位思考,真心实意为居民服务。
以诚相待解民急。在服务患者的过程中,丁宁最大的感受是,只有让居民感受到你的用心、爱心与关心,和他们一起面对和克服困难,才能够真正让他们得到治愈。
一天,丁宁接到了赵老伯的儿子来电,得知老人前些日子突发心肌梗塞,紧急送至瑞金医院做了冠脉搭桥手术,人救了下来,但是,出院后又面临了一个术后伤口的换药、护理问题。“找小丁医生,她有办法的。”赵老伯第一个就想到了他的家庭医生丁宁。果然,丁宁毫不犹豫地答应了上门服务,并了解到老伯目前的身体状况除了要进行换药护理,还需要继续抗炎治疗,她第一时间为他配好口服抗生素,背着就诊包就往老伯家里跑,一次次顶着烈日,一次次冒着风雨,直至赵老伯的伤口完全愈合。“这哪像是医生啊,丁宁就像我们家人一样,甚至比我们更关心啊!”赵老伯的家属对丁宁无私的付出和对老人的关爱感动于心。
自我提升得民心。在丁宁看来,要为每个家庭成员提供持续、专业、贴心的健康管理服务,是一个不小的挑战。签约居民从几个月大的小孩到耄耋老人,这就需要家庭医生拥有全面的医疗知识、综合的诊疗水平和良好的沟通能力。化压力为动力,变挑战为机遇。丁宁抓住每次进修培训、跟师学习的机会,并通过自学不断吸取最新的医学知识。在沟通方面,她自学心理学知识,从专业的角度为患者分忧,帮助倾诉者释怀,走出阴霾。同时她带领团队定期开展健康宣教讲座,组织慢性病自我管理小组,通过义诊、咨询、讲课的形式帮助居民建立正确的健康观念,普及健康保健知识。
“别看小丁医生身板小小的,看病技术和态度真的是没话说,遇到这样的医生,心情也会好起来,毛病都好了一半了”,这是居民对丁宁的评价。因为耐心细致的服务和时常挂在脸上的笑容,“丁宁”这个名字被许多居民记住了。看到居民愿意将健康托付于自己,这是对丁宁最大的肯定,也是她扎根基层、用心服务的动力。
(委宣传科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