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几年,越来越多居民签约家庭医生:截至今年4月底,嘉定共有50.13万名居民签约家庭医生,常住居民签约率达到31.41%,老年人、残疾人、慢性病人、失独家庭等重点人群签约24.02万人,签约率达到85.69%。家庭医生坚守社区防控的阵地,守护居民健康的网底,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在5.19世界家庭医生日之际,嘉定评选出2020年度“十佳家庭医生”,健康嘉定微信公众号将陆续刊登10位家庭医生的先进事迹,展现家庭医生的时代风采,激励家庭医生进一步做好居民健康的“守门人”。
翁立立 马陆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全科副主任医师
2012年,翁立立是马陆镇社区卫生中心首批经过规范化培训的全科医生。2015年,上海启动新一轮社区卫生服务综合改革,中心成为首批试点单位,翁立立投入到社改进程中,率领团队承担辖区内4000多名社区居民的健康管理工作,以优质的服务诠释了家庭健康管理模式,赢得百姓好口碑。
翁立立是中心石冈家庭医生团队长,目前,在双善社区卫生服务站设立“翁立立家庭医生工作室”,每周二、周三全天他都会在站点为签约病人提供健康服务。
家住嘉宝紫提湾小区的沈老先生和张老太太是翁立立的“忠实粉丝”。老夫妻俩是从市区搬到嘉定的,老先生有高血压、糖尿病,心脏还装了2个支架,他尤其喜欢甜食,脾气又犟,所以血糖一直控制得不理想。为此,老太太没少跟他吵架,女儿也管不住,而自从签约家庭医生后,翁立立就成为了老夫妻俩的调解员。
一天下班路上,翁立立接到老太太的电话,报告老先生的血糖飙升到28.7mmol/L,打算马上去医院,但老先生执拗不肯。一番争执不下,老太太只能拨通家庭医生的求助电话。翁立立详细询问用药、饮食等情况后,鉴于老先生的暴脾气,给出了一个折中的方案:在家注射胰岛素,先居家观察,若血糖降不下去则考虑送医。节后,和老太太统一“战线”,老先生最后答应转诊去瑞金医院就诊。当天晚上和第二天电话随访,老先生的血糖均降至合理范围。
类似这样的签约病人真不少,年龄较大,子女不经常在身边,家庭医生就成了他们家庭解决矛盾的一个途径。“而我们家庭医生能做的,就是用心倾听,分析原因,帮助他们共同解决问题,这样也拉进了家庭医生与签约居民的距离。”翁立立说道。
翁立立带领着家庭医生团队积极响应家庭医生制签约服务工作,以“1+1+1”组合签约为纽带,通过长处方、延伸处方、1+1+1转诊等工具,辅以健康宣教、药物调整、关心、支持病人等服务,把病人留在社区,留在家庭医生的手里。
家庭医生团队管理的签约病人种类繁多,高血压、糖尿病、精神类疾病、特扶优抚人群、残疾病患等,做好这类重点人群的管理,是家庭医生团队日常最重要的工作。借助慢病管理系统,团队内部合理分工,建立健康档案,做好随访工作,有行动不方便的病人,翁立立会定期上门诊疗和随访。住在沥苑小区的独居老人周先生,患有青光眼,视力只有光感,有高血压病史,看药物名称也存在困难,经常把药吃错。家医团队在一次慢病访视中了解了情况,立即与周先生签约,建立家庭病床。从那以后,每周送药上门,定期量血压,同时,细心的翁立立还用小药盒把一周的用药一格一格分好,这样吃错药的频率减少了,血压也控制平稳了。
即使是在2020年新冠疫情防控关键时段,对慢性病患者的管理也不松懈。一个个电话,一条条微信,是紧密连接翁立立与签约居民的纽带。家庭医生的服务没有因为疫情按下暂停键,真正把服务落实到实处。
“我几乎没有休息日,不是在学习,就是在去学习的路上。”家庭医生服务内容包括基本医疗、基本公共卫生及健康管理,但居民希望所签约的家庭医生能够尽可能多的解决看病问题。正是因为认识到这点,翁立立在做好全科医疗服务的基础上,不断学习,通过各级各类培训、进修等提升医疗临床诊疗水平。
同时,在取得全国师资资格后,他承担中心教学工作,先后带教临床医学乡村医生、3+2助理全科医师、5+3全科医生、温州全科骨干、云南楚雄管理干部等近50人。多年来,由于工作表现出色,翁立立多次获嘉定卫生健康委记功,获第二届上海市全科医生“基层服务卓越奖”。
如果家庭医生是一粒种子,那么社区就是滋养家庭医生的土壤,居民的支持就是家庭医生成长的阳光。翁立立说,我们要抓住机遇,在社区这块肥沃的土壤里,积极探索、无私奉献,用心用情当好社区居民“健康的守门人”。
(委宣传科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