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常态化的今天,嘉定工业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负责两个新冠疫苗接种点和流动车疫苗接种工作,我和我的同事们每天都奋斗在抗疫工作的第一线,不辞辛苦。在国外疫情控制不佳的情况,在外防输入内防反弹的原则下,隔离点的工作仍然是重中之重。
高温天下的日常“烤”验
高温天气,穿着隔离服什么也不做已经一身汗了,早上量完体温、完成50个核酸采样,衣服已经滴出了水,摘掉手套的手也已经泡的起了皮……而这样的状态,是隔离点医务人员的“日常”,隔离服一穿就是几个小时,连水都没法喝上一口。所以急需补充水分,防止中暑。特别是大汗淋漓的回到空调房时,非常容易着凉,需要马上冲进浴室洗澡,防止感冒,只有管理好自己的健康才能全力以赴的投入工作。
记得有一天38度高温,隔离点来了一对老夫妻,老爷爷腿脚不好,坐着轮椅到达酒店,由于疫情防控各种隔离通道导致污染,只能走楼梯,没有电梯,保安大哥和我们医务人员穿着密不透风的防护服,一起齐心协力把老人背上了4楼,老人对我们的工作赞不绝口,连连感激,保安大哥最辛苦,也没有过多的言语,只说了句;“没事,都是份内事而已。”脱下防护服,大家的衣服都湿透了,但想到老人感谢的话语,心里顿时暖暖的。
不被影响的中国速度
如果说白天的高温工作是“烤”验,那么晚上的人员“收住”则更像一场“硬仗”。7月25日,今年第六号台风“烟花”肆虐申城,整个上海都在防台防灾,所有进出港航班均取消,刚好那天是我夜班。
23:00,一条消息通知:“今晚准备接收四川病例的次密接病例”,才知道四川泸州有一位人员从上海回到泸州后被查出无症状感染,上海市紧急启动应急预案,排查相关密切接触者。从凌晨2点到5点,120的车陆陆续续的分别送来了21名次密接人员,每人都需要理解核酸检测,跟客人解释入住流程、消毒物品的使用,指导他们填写表格、签署隔离承诺书,对他们健康询问和健康检查,采集核算,各种表格拍照上传......一切流程完成后,走下楼,外面风雨交加,走进漏雨的垃圾房,按照规范脱下防护服的一刻,汗水混杂着雨水,从头流到脚,是那样的酸爽。回房间洗好躺下已经5点半,稍微眯一会,天亮了,“烟花”仍然在嘶吼。打开手机,看到新闻,截至7月26日7时,本市累计排查到密切接触者97人,均已落实集中隔离和核酸采样……结果均为阴性。本市累计排查到密接的密接469人……结果均为阴性。相关场所已进行终末消毒。
我不禁感叹,这些数据也有我们的一份力量,更感叹这个夜还有多少个同行、居委、警察以及志愿者们奋战在抗疫的一线、防洪抗台的一线,我不是一个人在战斗。又禁不住感叹这就是中国速度,这就是上海速度!正因为有了我们所有人的辛勤付出,才有了百姓们的安定生活,想到这些,所有的辛苦和疲惫都消失了。
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作为一名医务人员、一名共产党员,我深知责任与使命。在隔离点的那些日子里,我用耐心、细心、爱心站好每一班岗,保证让境外入境人员安全、平稳的度过隔离期,开心的回归正常的生活,为抗击疫情作出自己最大的贡献!
嘉定工业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郭轶男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