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网站首页 >> 医者风采 >> 正文

【我的抗疫故事】抗疫先进事迹报告会(三)嘉定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发布时间:2022年9月23日

抗击疫情有我在 坚守初心勇担当

(嘉定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王韶华)


我是嘉定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的一名公共卫生医生,今天我在这里和大家分享我和我的同事们的抗疫故事。

虽然,疾控人也穿“白大褂”,却与市民所熟悉的“医生”不同,我们虽然不面对面为市民治病疗伤,但我们却一直默默地与隐藏的病毒斗争,为抵御病毒构筑一道道防线。

自2020年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我们疾控人的生活开始了新常态:没有了白天黑夜之分,没有了节假日的概念。有突发事件时,一天工作10多个小时,甚至彻夜不眠成了我与我同事们的一种习惯。

雷锋曾在日记里这样问自己:如果你是一颗螺丝钉,你是否坚守你的工作岗位?我想说,我们就是那一颗颗螺丝钉,坚定的铆在了抗疫一线。

 

2020年1月,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战打响之时间,我第一时间加入到了中心疫情防控党员突击队,一起为做好全区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日夜值守,参与流行病学调查,以及终末消毒、环境采样等一线任务,为全区疫情的精准防控提供依据与指南,为疫情防控工作提供了最坚强的后盾。我和我的同事用不断拼搏,展现疾控人的担当;协同织就严密防控措施,闪耀着疾控人的智慧。

 

2021年,随着境外航班恢复,境外人和物的输入性病例防控压力剧增。部分国际航班高出阳率,源源不断入住我区集中隔离点的各国入境人员让我和同事们一点也不敢以轻心。在对入境人员的调查,半专业的调研术语,让我们不少流调的人员难以精确表述。我利用休息时间,自行整理设计了常用的流调实用英语表单,没想到还真帮了大忙,极大的方便了流调人员的语言表达。

 

每一次的流行病学调查都是一场追踪围剿病毒的情报战。

2020年2月,接报医院有一例新冠肺炎疑似病例要进行流调。由于当事人记不清过往14天的行程,调查情报无法形成闭环,存在漏判密接人员的风险。为了摸清了病例轨迹,我们将调查对象扩大到他家属、同事,横向匹配核对当事人行程轨迹……工作量翻了几翻。但功夫不负有心人,由于调查全面,措施及时,该确诊病例没有引发疫情的进一步扩散。

还有一次病例流调中,当事人在场所内逗留了快一整天,这就意味着仅仅回看一下监控内容,差不多就要一天。为了尽快找到密接人员,我们分成几个小组,在现场穿着二级防护,不吃不喝,整整十多个小时看监控,逐一把所有的密接人员找出确认。等最后将数据全部上传后,我和同事都已经全身湿透,人像被粘在椅子上,连站都不站不起来了。

当今年上海疫情防控保卫战打响后,我和疾控中心的同事们为了精准流调,这样的情况越来越常见。为了查清疫情传播链、采样、消毒,完成报告分析,我一连两个多月没有回过一次家。每天作息没有规律,常常是一场接着一场,一个病例叠加下个病例的流调,我和同事们24小时连轴转,睡觉也就是在去往现场的车上打个盹。我们处置聚集性疫情,奔走在工厂、企业、大型工地、养老院、学校、批发市场、公寓宿舍,对场所开展采样、消毒时,沉重的喷雾器压得肩膀红了,但没人叫一声苦,喊一声累,因为这压在在身上的不仅仅是重量,更是一种责任。

3月底,为了更快速的沟通疫情防控信息,我成为了街镇疫情防控联络队伍中的一员。从那时起,我每天24小时,全天候实时参与街镇疫情流调、分析、密接、次密精准判定,快速管控风险人员。同时,为街镇培训建立专业流调专班队伍,以及开展疫情统计分析与建议、防控方案及技术支持指导等相关工作。

5月初,我受命奔赴疫情高发的江桥镇,支援村级疫情防控。支援地是典型的城中村,居住着近9000的本地,及外来务工人员。令人没想到的是出租房里人员密度很大。一个普通的农户楼栋,可能就居住着少则20多人,多则60多人。他们共用厕所、院子和厨房等生活场地,密集频繁的接触,防控难度极大。

面对超乎想象的困难,我没有一丝犹豫,立即展开工作,走到病例生活的现场,精细流调、找出传播链,快速完成密接、次密精准排摸和隔离管控,掌握人员流动、核酸检测、消毒,完成每日疫情分析。

双脚累得几乎迈不开步,嗓子哑得几乎说不出话……,但看着大量的密接、次密接人员排查数据,在我们的流调信息支持下,区、镇、村各级政府、组织的全力配合下,迅速落实管控,有效地防止了疫情的进一步扩散,让我们觉得所有艰苦付出都是值得的!

那一天,全村解除封控的时候,我和村民们一样满脸喜悦,激动地流下了眼泪。这也是我这一个多月来的第一次卸下千斤重担,全身心放松地笑了。

回望这一段抗击疫情经历,我与千千万万个防疫工作者一样,“公”而忘私,舍己“卫”人。无愧于自己的使命与担当,但有愧于我们的家人们。

疫情期间,我们无法照顾家人、无法关注孩子学习,就连家里老人就医看病也无法陪在他们身边……,这一个个“无法”,唯有经历过才能体会这种“无法”背后的牺牲。但正是这种“无法”,却彰显出了疾控人的真正使命担当,崇高的精神信仰。

“没有信仰,则没着名副其实的品行和生命”诗人惠特曼就这样说过。我们正是因为有对守护人民健康的职业信仰,让我们坚持行走在公卫的路上;蕴含有服务人民、建设国家的力量,让我们坚持奋斗在青春的岁月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