携手抗疫,“医”路同行向未来!
(嘉定工业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顾利霞)
大家好!我是嘉定工业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顾利霞,很荣幸,也很激动在这里分享我们基层社区医务人员的抗疫故事。
2022年这场艰苦卓绝的大上海保卫战,令人刻骨铭心。这个春天,定格了无数人的冲锋、拼搏、坚守和隐忍,作为身处抗疫一线的医务人员,一名中共党员,我与中心所有职工一样,投身于这场大仗硬仗,承受住了长时间身体和心理双重极限压力,完成了大量看似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三月初,我们在企业微信群收到了第一条“应急采样军”召集令,记得当时群里是整齐划一的回复“收到,我报名!”,很快,一支200余人的“核酸应急采样军”在线集结完毕。
越是关键时刻,越要发扬特殊精神,扛起特殊责任。3月2日晚上,我们接到辖区一企业大规模采样的紧急任务,由我和15名医务人员组成的“采样突击队”迅速赶到现场,严格按照疫情防控要求开展核酸检测采样,并做好物品表面消毒、样本暂存及医废处理等工作,确保全程无污染。经过一夜鏖战,完成企业近2000名员工的采样任务,回单位已是第二天凌晨。然而,我们没想到,这样的应急任务在接下来的两个月里成为常态化,我和我的小伙伴们不是正在采样,就是在去采样的路上。或零点上岗、或深夜排摸、或风里雨里、或白天黑夜……不管条件有多艰苦,任务有多繁重,我们的医务人员咬牙坚持、迎难而上,坚定信念,同心守“沪”,保卫“嘉”园。
快字当头,以快制快。因势而变,以变应变。本轮上海疫情,病毒传播速度快,扩散范围广,医疗机构的防任务面临巨大挑战。我是中心的总护士长,除做好护理管理工作外,还肩负了院内感染防控任务。在这个特殊时期,上级各方面的防疫政策接二连三地下发,为了尽快学懂弄通,制定合理的应急预案和工作流程,熬夜看文件,定制度,做培训计划都是我的常态。当时想的最多的就是坚持从紧从严,从早从快,从严从实,落实好每项防控工作。因此,第一时间对所有医护人员、护理员、工勤人员、保洁人员、保安等人员进行院感培训,开展全院护士穿脱防护服、鼻咽拭子核酸采样培训。第一时间选拔优秀青年护士,培养核酸采样技术骨干和后备力量,建立一支“拉得出、冲得上、打得赢”的应急采样梯队。
物资保障组是疫情防控的大后方,是确保防疫一线医务人员防护物资供应的关键点位。从3月初到5月底,我们物资保障组坚持以最快的速度、最高的效率,及时响应前方要求,常常在深夜,我们还在加班加点分拣物资、整理装运。最多的一天,整理了近190个点位、200多个工位、17.9万采样人次的医疗物资。当时大家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就没有我们迈不过的坎。
身披白袍,守护生命是职责。医心向党,冲锋在前是本能。我依然清晰地记得4月14日中午12:00,报名支援安亭方舱的心情。当时心里想的就“我是党员,冲在疫线,义不容辞!”我们一行五人都没有方舱工作经验,即将与新冠病毒正面交锋,不紧张、不忐忑是不可能的。作为他们的领队,我心中暗暗定下目标:带好队,干好活,“零感染”!
那天,一批一批病人进入方舱,我们从晚上9点开始,不知不觉忙到第二批医护人员过来接班,已是凌晨12点半。忙碌打消了原先的紧张忐忑,直到交接班结束要脱防护服的环节,大家再次紧张起来,动作谨小慎微,互相监督,来不得丝毫马虎。随着收住的病人明显增多,舱内的工作任务也急剧增长。为正确核对和完善各区域病人的信息,大家主动承担份外活、加时班,齐心协力拧成一股绳,工作也逐渐步入正轨。
环境越是艰苦,任务越是艰巨,越是能激发出团队的战斗力。根据疫情防控任务需要,4月21日,我带领团队无缝衔接,转战另一家方舱医院,全力配合嘉定区中心医院管理团队开展工作。因为有了安亭方舱工作的经验再加上体育馆方舱第一批人员的工作积累,我们快速进入工作状态,各司其职。基于具有护理管理和院感管控的工作经验,我主要负责舱内外事物的协调、处理投诉及突发事件以及梳理工作流程等,积极给予团队一些合理性的意见和建议。在每一名方舱的医护工作者身上,我看到了知重负重的担当,越战越勇的劲头,齐心抗疫的强大力量。
“苦一点累一点倒没什么,最担心的是防护不到位导致感染。”最终,5月17日,我和我的小伙伴们圆满完成任务,平安“下岗”,实现了“零感染”目标。
有句话说得好,一个人走得快,一群人走得远。事实证明,在党的坚强领导下,只要我们上下齐心,共同守“沪”,再艰难的困难也能被战胜。我和我的同事们将继续用实际行动为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健康不懈的努力。
来源:嘉定工业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