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8月,嘉定区卫生健康委在全系统开展2021-2022年度嘉定区“我心目中的好医生” “我心目中的好护士”评选活动,王韶华等10名医生和王雅萍等10名护士入选。“健康嘉定”微信公众号将陆续推出二十名获评者的先进事迹,激励全区广大医务职工以先进人员为榜样,努力践行崇高的职业精神,弘扬伟大抗疫精神和伟大建党精神,为居民群众提供更加优质便捷、更有温度的医疗卫生服务,积极营造全社会尊医重卫的氛围,为现代化新型城市建设夯实基础。
高存友 嘉定区精神卫生中心 医教科科长
他是嘉定区引进的高级卫生人才,为我区精神科临床实践注入了先进技术和理念。由他创办开设的儿童青少年、老年精神等亚专科,取得良好的社会效应。“哪里有需要就去哪里。”2020年,高存友作为嘉定区第二批援鄂医疗队领队,驰援武汉。他始终以党员、退役军人、医生的三重身份,严格要求自己,务实重行,真抓实干,敬佑生命,甘当灵魂摆渡人。
人生格言:生活美好,奋斗创造幸福!
全面巡视,细微处见真章
患者吃午饭,他在,谁吃得香,谁胃口不佳,一一看在眼里;患者睡觉时,他又在,仔细观察谁睡得香谁又睡得太沉。病区全面巡视是高存友的职业习惯,他一直强调“要从病人的细微变化察觉病情变化”。有一次巡视时,一名原本很活跃的患者突然变得安静,引起了他的注意,经检查发现,患者是对新换药物敏感,出现了心动过缓,血压下降。好在及时发现和调整,避免了一起潜在医疗事故的发生。仅2022年疫情期间巡视发现疑难危重患者20余例,纠正和优化治疗10余例次。
他是年轻医生的好老师。“观察和记录精神疾病患者吃饭、睡眠等‘小事’,是我们精神科医生开展诊疗工作的‘大事’。”在带教过程中,高存友要求年轻的医护人员从细节着手,发现变化,掌握病情,发现疑难危重患者,重点解决诊断不明、症状缓解不彻底及伴发躯体疾病重、用药风险高等疑难问题。
传道授业,确立学科发展方向
他致力于对全院主治及以上职称医生进行专业定向,明确学习和发展方向,细化专科建设,推进儿童青少年专科、老年精神科、心境障碍等亚专科团队建设与专病门诊开设。对于亚专科团队建设,明确“以重点方向建设带动学科发展”的专科建设宗旨,通过引进人才、技术革新,加强横向联合等具体措施,提高各亚专科诊疗水平,扩大区域影响力。
“专科建设没有高层次平台,我们就创造平台。”近年来,通过与上海交通大学、同济大学的顶尖亚专科团队,签订帮带协议,提高了医院亚专科团队的临床、科研能力。同时,在高存友的努力推动下,采用学术帮带、科研协作、学历升级等方法加强了学科带头人培养。
肩负使命,助力疫情防控工作
“我是军人、医生,专业的医疗知识就是抗疫战场上的‘武器’,我是党员,肩上有责任,心底有使命。”高存友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作为一名参与过汶川、玉树地震医疗救援,有着丰富心理援助经验的精神科专家,他主动请战,进方舱、进定点医院和隔离点,从武汉保卫战到大上海保卫战,为新冠患者和一线抗疫工作者打造了一个又一个心灵避风港,为抗击疫情作出贡献。因此,他被授予“中国红十字会抗击新冠肺炎疫情优秀志愿者”荣誉称号。
奋斗创造幸福,高存友坚持在医学之路上不断求索,促进学科发展,以爱行医,传递健康与快乐。
来源:嘉定区精神卫生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