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面锦旗,两颗真心
点滴温暖,是医患情深的缩影
更是对医务工作者最大的肯定和认可
1面锦旗,跨越1600多公里
近日,仁济医院嘉定分院(嘉定区中心医院)神经内科收到一面从四川“飞”往上海、横跨1600多公里的锦旗。究竟是谁,千里之外特意寄来锦旗?
两个月前,陈先生晚饭后散步,突感左侧肢体麻木乏力,行走拖步,言语不清,左侧脑部隐痛,来到嘉定区中心医院急诊就诊,头颅CT显示:右侧脑叶、基底节及放射冠脑出血。原来,陈先生患有高血压病史2年,因未规律服药,控制效果不佳,入院检查血压最高达170/105mmHg,医生立即安排他住院。
住院过程中,陈先生总是愁眉苦脸。原来他是从四川巴中市来上海的务工人员,不知道异地医保怎么报销,担心住院费用太高。了解情况后,神经内科医护人员加急加快为他准备好所需材料,联系四川巴中医保中心登记备案,帮助他申请异地医保。并在日常治疗中,耐心指导他翻身、肢体功能锻炼等,减少他生活上的顾虑,陈先生的眉头渐渐舒展。
经过2周的诊治,陈先生生命体征平稳,医院建议他到康复科继续治疗。他回乡心切,想直接回当地医院。医护人员知道这一情况后,充分告知了陈先生早期康复的重要性,以及乘飞机加重脑出血的风险性。“住进来这么久了,我知道你们是为了我好,我听你们的。”陈先生转到医院康复科继续治疗。
陈先生病情稳定后,回到当地医院治疗,需要住院病历等相关诊断资料,两地相距1600多公里,于是电话求助神经内科团队。医护人员第一时间复印好相关材料,立即快递过去。几天后,神经内科护士台收到一面跨越千里的锦旗,上面写着“救死扶伤,最美天使”。
细心 爱心 暖人心
“医德双馨,用心护理”“细心爱心暖人心”……2024年1月以来,真新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多次收到患者送来的锦旗。
出于年龄、疾病等原因,病房收治的大部分患者只能卧床,没有家属陪护,很多时候还要对抗疾病过程中产生的不安和焦虑。除了做好日常护理和治疗外,医护人员还会为患者喂水、梳头、协助大小便、心理疏导等,减轻患者痛苦,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66床的华老先生今年94岁高龄,刚入院时一侧肢体僵硬,行动不便,只能手指稍作弯曲。入院后经过动态评估,医护团队及康复科联合制定不同阶段的康复目标,通过体位调整、康复手法、营养支持、心理鼓励等措施,实施个性化诊疗方案。在大家的互相配合下,华老先生双手现在已经可以举过头顶,如今状态一天比一天好,生活质量发生了质的变化。
锦旗,承载着患者对医护人员的信任与感激,是对医护团队最高的赞誉和鼓励,更是一种鞭策,激励医护人员在平凡的岗位上,默默守护患者,用实际行动治疗、关怀患者,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来源:嘉定区中心医院、真新社区卫生服务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