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迎园医院,病区里有些患者因为听力障碍,与医护人员沟通起来十分困难,病房里时不时出现“你比我猜”的画面。医护人员借助一块画板,巧妙地解决了这个问题。
张阿婆今年81岁了,因为反复胸闷气促,住进迎园医院。常常因“听不见”,阻碍了正常交流。医护人员和她的家属聊天后得知,张阿婆是一位“知识分子”,年轻时在村卫生室工作过,还会写字。于是每次查房时,医生都会自备纸笔,让阿婆写下自己的身体情况和需求。一来一回间,沟通还算顺利。但久而久之,也发现了诸多不便:有时手里的纸条因为没有支撑导致书写困难,有时因为纸条上的字太小,阿婆看不清楚……
“不如准备一块画板吧,这样字写得大一些,阿婆能看得清楚,写起来也更加方便。”张阿婆的床位医生李东慧建议。在与患者家属沟通后,张阿婆的床尾就挂上了一块小画板。调整治疗方案和用药时,医护人员就会把具体情况写在画板上,方便张阿婆随时查看。
有一次,张阿婆出现腰痛、两腿乏力的症状,便将自己的情况写在画板上,告知给床位医生。经过一番检查后,医生予以积极治疗,及时改善了阿婆身体上的不适。自那之后,张阿婆每每见到医护人员总是面带笑容,握手行礼表达感谢。
像张阿婆这样“听不见”的老年人,病区里并不少见,严老伯就是其中之一。医护人员如法炮制,准备了一模一样的小画板,挂在了老伯的床边,既方便了医患之间的沟通交流,大大提升了工作效率,也承载了医护人员满满的关心和照顾。
医学的温度,是从一颗心到另一颗心的温度。
医患之间是一种相互合作、相互理解的关系。
作为医护人员,尽可能让患者在医院得到更多的关心和照顾,让患者心情舒畅,有助于他们病情的恢复;对于患者来说,医护人员“向前一步”的主动服务,也能让他们得到更多心灵慰藉。
来源:迎园医院